一位行业大牛辞掉自己年薪200万的工作,竟让公司市值跌了200个亿。这样的事就发生在国产芯片龙头企业中芯国际。
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必大家也清楚了,中芯国际CEO梁孟松曾任职台积电。因为跟台积电闹了不愉快,2011年出走三星,帮助三星半导体取得了巨大进步,老东家台积电自然不爽,准备起诉梁孟松,老梁只能离开三星,2017年的加入中芯国际出任联席CEO。
是金子到哪都发光,他在中芯国际三年内没请假完成了28纳米到7纳米的重大技术突破别的地方十多年才能干成的事,老梁三年就做到了。
可就在本月初,劳苦功高的老梁突然收到了通知,公司要任命蒋尚义为副董事长,蒋尚义也是行业大牛,还是老梁在台积电的老同事,据说两人关系不怎么好,老梁立刻火了。
作为公司联席CEO这么重大的人事任命,之前居然啥都不知道,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信任,他立即发布了辞职声明。
还有一件事儿,你可能不知道网上还能查到,中芯国际的高管薪酬状况,两个联席CEO,梁孟松年薪2023万,没有公司股权,而蒋尚义年薪490万,持有公司股权。这明显是一碗水没有端平。
老梁宣布辞职后,公司的股价立刻随风而动,猛跌了200亿。这件事说白了就是那句话,派系斗争导致公司动荡。而这样的内容在中芯国际早就不是第一次。
大约在十年前,中心国际内部就曾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。双方分别是CEO王宁国COO 杨士宁,两人还在公司形成了挺洋派和挺王派,刀光剑影,对冲厮杀。
最后,挺王派祭出大杀器,曝光了一份杨新宁涉嫌逃税的内部审计文件,可是事情没像他们想的那么顺利,这份文件还牵扯出中芯国际众多外籍高管避税内幕。
曝光之后,身为CEO的王宁国不得不引咎辞职。本来是向别人扔泡脚,结果把自家后院炸了。而留下来的杨士宁也背着涉嫌逃税的包袱,自然没落下什么好处,只能黯然离场。
可这场两败俱伤的内讧,让中芯国际伤筋动骨,本来还是盈利状态,当年第四季度突然巨亏1.65亿美元,这是他自创办以来最大的亏损记录。
更严重的是中芯国际的研发进程也有所耽搁,跟对手的差距是越拉越大。中芯国际为啥有这么多内讧?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背后复杂的股权。
公司初创时,投资人由美国高盛、台资汉鼎亚太、新加坡祥峰投资,还有中国大陆背景的上海实业、北大青鸟。股东非常多,股权特别散。如今的第一大股东上海实业持股不过12%,创始人张如金的持股甚至还不到1%。
前任董事长江上舟还在世的时候,公司还能勉强捏合在一起,不出大变故。但江上舟过世后,公司内部是山头林立,央企、地方政府、产业投资人、台资股东、美国股东,利益纠结,众口难调,谁都要来插一脚,局面自然要乱内讧必然就多。
肯定有人纳闷,谁都知道股权分散,然纷争不断,为啥还要选这么复杂的股权结构呢?原因就是四个字,迫不得已。
二十年前的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,上亿资金,毫不心疼的往上砸。当时建立的半导体企业都是国企,出于瓦森纳协议规定,只要是中国国企,外国人都对你大门紧闭。
于是我们在国际上压根采购不到任何先进半导体设备,面对重重封锁,只能无可奈何。于是,中芯国际在成立时就努力淡化国企背景,引进大量外资,可以营造出国际化的企业形象。所以选择复杂的股权结构,只是想要打破技术封锁的无奈之举。
可就是这样的无奈选择,为中芯国际埋下了持续的隐患。中芯国际除了内部情况不乐观,外部更是危机重重。大洋彼岸的封锁压力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。对于全体中国人而言,这个芯片龙头的意义绝不只是一家公司而已。
是看清时代,走向殿堂,还是沉入泥沼,迎接失望。曾因内讧实力严重消耗的中芯国际,越是在风雨飘摇的时候,越需要铭记六个字:自助者, 天主之。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www.ahca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| 联系我们:265 073 543 9@qq.com